发布时间:2022-12-29 分类: 行业资讯
作者:东方朔
制作人:IT爆料
“要么没人打电话。还是采访过去了,谈得明明挺好,但回国后没有消息。甚至还有那种面试。以前让你在那里等近一个小时,聊了五分钟就被打发走了。”张强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有四年的工作经验。今年年初上任的公司宣布解散后,他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对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没有把握。
虽然是个例子,但也反映了目前的市场情况。找工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职场的这一代年轻人来说,职业是多元化的,行业是快速迭代更新的。五年前热门岗位甚至还不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寿命只有三五年。不确定的职场环境和行业变化让他们在面对“职业规划”这个词时感到尴尬和困惑。
事实上,互联网招聘平台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面对千变万化的双边需求,如何快速捕捉行业趋势,帮助企业尽早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才,并与整个行业合作完成人才的迭代升级等。都给互联网招聘平台带来严峻挑战。
01科技洗礼下的招聘行业泥泞不堪
实际上,互联网招聘行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一代人的求职方式。
与早年人才市场主要以报纸广告为主的招聘方式相比,互联网招聘平台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求职者与企业的匹配效率。自由便捷的求职方式,让各个行业的人才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而摆脱对“熟人推荐”的依赖,走出所谓“混圈子”的局限,给职场人无差别链接的机会,让成败更多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0年前后,中国在线招聘平台逐渐进入成熟阶段,pC招聘网站开始逐步整合移动招聘app。除了多年深耕的综合招聘老平台(智联招聘,无忧未来)之外,行业内也逐渐涌现出垂直招聘、社会化招聘等新模式,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据艾瑞,统计,截至2018年,线上招聘市场收入已达91.2亿元,可以说是水中大鱼。
但从上图我们也可以注意到,相比2017年前后的快速发展,近两年中国在线招聘市场的营收规模开始逐渐放缓。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前沿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过度依赖原有技能的求职者开始遭遇个人求职困境,而具备新技能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供需错配。
来自智联招聘的大数据显示,向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发送简历的求职者数量仅占需求的88%,而具备技能的求职者比例进一步缩小,仅占需求的61%。
智联大薪酬数据也显示,近两年知识型、技术型岗位整体薪酬涨幅均在20%以上,远高于全国14.6%的平均涨幅,而翻译、家政、旅游服务、酒店服务等较为传统技能岗位近两年的薪酬涨幅仅为2%-8%。
供需失衡让互联网招聘平台陷入“冰火两重天”,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求职者找工作难,还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工人,这本质上都是双方遇到的危机痛点。对于链接双方的互联网招聘平台来说,用户痛点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一旦被破解就会勇往直前,国内在线招聘平台将迎来再次升级的历史机遇。
在这方面,国内招聘已经从传统的广告信息流模式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和付费的pe
而谁能率先完成技术升级,实现全流程再造,谁就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而在下一个周期率先发力。
02技术破坏还是赋能?
20多年来,互联网招聘一直未能摆脱信息中介的外在形象。商业模式主要是聚集C端流量并匹配到B端,然后依靠B端盈利。
在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信息爆炸的背景下,识别判断信息的过程优于肉眼,精准匹配将是互联网招聘企业的下一个突破目标。
今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互联网招聘公司展示的产品向我们展示了最新进展。
以智联招聘新展出的“AI人才精选”为例,“AI人才精选”作为行业内首个通过AI技术实现的岗位建模工具,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的分析,构建岗位需求地图,链接人员资质、岗位职责、任务需求等信息,沉淀行为数据,构建企业所需的岗位模型。从而提高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该功能推出之初,就受到了恒大, 可口可乐, 联通, 中国,等大型企业的青睐。并应用于通用岗位的人才选拔。
以互联网行业营销一般岗位招聘为例,“AI人才选拔”实现了智联招聘,人才生态下智能大数据的高效运行,仅需三步即可在短短一分钟内完成岗位建模,系统赋能企业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降低企业人才库存成本,提升效率。
AI在这一领域的成长与电商和内容平台本质相同,即用户画像、行为数据、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但匹配的关键算法更复杂,识别的对象更不规范。
在过去的一年里,智联平台上有17亿活跃求职者和4.8亿在线面试。这些行为数据是算法细化的重要原材料。
另外,机器学习辅以知识图谱技术,是一个“训练机器”的过程。通过数据资源的积累和知识图谱对文本的挖掘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互联网招聘平台除了核心功能的精准匹配外,由于与人力资源、B端企业的天然紧密关系,在企业组织、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商业拓展空间。
而这部分需求挖掘也需要先进技术的帮助和赋能。
03战略加持
2007年,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的王坚,在与马云:的交流中表示,“如果阿里仍然不掌握这项技术,它在未来就不会存在。”
随后,王坚加入阿里担任总架构师,在随后的12年时间里,他拿下了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这让阿里不再只是一家平台型企业,在云计算领域达到了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腾讯身上,作为国内游戏市场的头号玩家,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腾讯不加大游戏研发投入,甚至拒绝承认自己是游戏公司。
然而,去年游戏行业的寒冬给出了答案。面向未来,腾讯坚定地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他们前进的方向,加大科研投入,走向最前沿的技术,是他在战略层面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
互联网招聘行业也是如此。短时间内,营销策略和产品思路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成长,但如果我们看得足够长,技术才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崛起或生存的核心因素。
面向未来,垂直招聘模式、社会化招聘模式和基于LBS的商务社交模式将捕捉更多机会,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招聘渠道的形式也将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pC端网页平台和手机App,各大在线招聘平台也在积极建立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开发微信小程序。此外,招聘形式也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试,在线测评、视频面试等新形式也逐渐成为常规。
所有这些创新和变革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
以智联招聘为例。前不久,智联招聘集团首席技术官李京峰,在一次媒体活动中再次强调了公司的“AI战略”。他在演讲中表示,在需要颠覆传统模式的人力资源行业,只有智能技术和模式创新才能快速推动这一领域的“质变”。在过去的一年里,智联也一直在通过小步快跑的节奏来优化功能点上的体验。
从2014年的“4D评人”人才评价模型,2017年的“人力资本生态”理念,甚至2018年不断完善的数据标注体系,以及今年基于大数据算法“HR用人经理”高效协同的新版企业版App,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智联招聘在这条路上的征程。
根据艾媒咨询2019年3月发布的《2019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在五大互联网招聘平台模式中,以智联招聘为代表的综合信息招聘平台是很多求职者的首选,占比48.5%。良好的用户活动也为他们在人工智能道路上对数据的渴求铺平了道路。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术对应其执行,可以保证其行进速度,而战略对应其未来方向。如果你走错了路,战术越成功,下跌越快。
如今,国内互联网招聘行业正处于改革的前夜。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互联网招聘行业的深入应用,招聘流程将进一步简化,从而提高招聘效率。
关于未来,业务多元化的扩展将为所有平台提供新的机会。除了招聘,我们还可以看到整个人力资源行业所有平台的扩张。其中,SaaS服务、职业培训、测评等众多领域的企业可以在整个人力资源产业链上进一步打造服务巨头。
在实现这一步的过程中,前沿科技的关注和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